北方冬季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也大,人体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血管痉挛收缩,造成体内供血不足,因此是心血管病高发期。老年人如何避免心梗发生呢?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梗?
心梗是由于供养心脏的血管,即“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这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突然堵塞冠状动脉。心脏的缺血坏死会导致致命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甚至猝死的发生,因此,早期有效识别心梗至关重要。
哪些因素诱发心梗的发生?
(1)寒冷刺激:寒冷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并减少冠脉供血量。
(2)暴饮暴食:节日期间家人聚餐,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骤然上升,易引发血栓。
(3)过度劳累:老人习惯过年清洁卫生、但过量劳累都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骤然上升。一定要适度。
(4)情绪波动:节日期间会客不宜过多,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紧张等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肌缺血。
(5)大量吸烟:吸烟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引发冠脉痉挛或血栓及心肌耗氧量上升。二手烟也要注意。
(6)便秘:便秘时因用力排便和屏气,导致腹内压、胸内压和血压升高,也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可能诱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以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心梗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1)心前区:突发性、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烦躁不安、恐惧或濒死感等,就要考虑急性心梗。
(2)胸骨后: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可能放射到肩部及前臂、可伴有冷汗、头晕等。
(3)上腹痛:如感觉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呕吐,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4)牙痛、下颌痛:一累就牙痛、—生气就牙痛、或是劳累、激动后牙痛加剧,都可能是心梗前兆。
(5)左肩、左腋下疼痛: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如果伴有胸闷、气紧,更要警惕心梗。
(6)心力衰竭: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7)嗓子痛、脖子痛:咽喉堵塞感、颈部紧缩感,可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没有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8)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室颤是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死因。
(9)无痛心梗:并没有疼痛,大多数都是糖尿病人和老年人,一开始表现都是休克或者是急性心力衰竭。
如何有效避免心梗的发生?
(1)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粗粮细粮要搭配吃、蔬菜水果可多吃,少吃肥肉、动物油、奶油蛋糕、油炸食品。
(2)注意保暖:冬季心梗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外出时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不要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3)防治“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又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破裂等后果,
(4)生活规律:避免加班、熬夜。控制情绪,保持大便的通畅。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5)按时服药: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必须要坚持定期测量,而且一旦发生了异常情况不要拖延,必须马上处理。避免漏服现象。
(6)早期预警:一旦出现心绞痛,胸闷不适等心肌缺血的早期症状,及时就诊,排查冠心病,避免病情恶化。
(7)定期体检 :平常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季节变化前,到医院做一个全面体检是很有必要的。
专家简介
贾英 干诊三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医学院老年医学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公共健康服务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营养健康分会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与康复学会辽宁分联盟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兼心血管学组副组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常务理事、辽宁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退行性变理事、沈阳市医师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对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参与国家级研究项目两项,多次参与辽宁省科技厅课题、市科技局和医学院课题,主持沈阳市科技局课题一项,获评为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辽宁省医学科技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一项。